3月5日,海安召开“志愿之城”建设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再出发动员大会,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“志愿之城”的目标。
海安是首批全国5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(市)之一,2018年以来,推出文明实践“123456”工作体系,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分级招募志愿者,形成群众身边的“10分钟志愿服务圈”。截至2021年底,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26.45万,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8%,活跃率超过75%,志愿服务队伍近500支。全市上百项志愿服务典型荣获南通市级以上表彰,其中,“福娃”项目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,海安科技与科普项目荣获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表彰。
3月5日,在第六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上,南莫镇“板凳讲习所”荣获金奖,大公镇“邻里连心”项目荣获银奖。
海安“志愿之城”建设分两年实施。目标到2023年,该市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健全,全面实现志愿服务社会化运作、社区化服务、专业化建设、制度化保障、信息化管理的良好格局。
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率超过60%,社会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全省第一方阵,建成更加可触可感的“爱在海安,志愿之城”。
当天,海安发布《志愿服务管理服务制度》,明确志愿者、志愿组织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相关规定、保障措施、考评办法等,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;发布《志愿者嘉许礼遇实施办法》,为优秀志愿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政治待遇、物质待遇;发布“志愿之城”主题歌;表彰4个优秀志愿组织、4个优秀志愿项目、10位优秀志愿者,在全社会营造激励先进、弘扬正气的浓郁氛围。
大会上,海安聘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宏燕、中国好人蒋龙生、南通市好人朱盼盼、海安义工联合会会长王美琴、海安市福缘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吴志元为“志愿之城”形象大使。
(记者 赵勇进 通讯员 刘文奇 陈俐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