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春,走进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文峰社区,老小区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,辖区文峰路美丽街区改造工程已近尾声,社区环境正在慢慢展露新颜。
去年开始,文峰社区老小区改造持续推进,涉及5幢居民楼、25个沿街店铺,需拆除违建43处,并集中解决老管道、老电线、老违建、交通堵塞等民生热点问题。
集中宣传得民心
“孙伯伯,违章建筑对楼幢承重和后期的改造有着很大的影响,需要第一时间拆除。”79岁的原南通医学院退休老教师孙义和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楼底层。听说自家小区被纳入了改造范围,孙义和刚开始还不太理解改造和拆违有啥关联,但是通过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的集中宣传后,第一时间拆掉了院内的铁皮棚。
作为“民心工程”的老小区改造必须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顺利推进。为此,文峰社区组建了一支由网格员、志愿者、老党员、城管队员组成的拆违攻坚集中宣传队,给居民答疑解惑,打消思想顾虑。孙义和表示,听宣传队一讲解才知道老小区改造的意义,也让他明白改造工程最终还是自己受益。
服务加速解民忧
“@改造工程负责人、社区负责人、楼道长、网格员,我家瓷砖被敲坏了两个,需要补好,附图片2张。”近日,家住5楼的张先生在改造群内发出求援信号,当天工程负责人便上市场购买瓷砖,第二天就补好了。
“我家水管坏了,谁能帮帮我。”空巢侨眷秦阿姨一个电话,社区水电工、邻里支部党员纷纷上门。在老小区改造中,需要居民们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。社区利用微信群解难题的做法,提高服务速度,不让居民闹心,让民心工程得民心。“有了这样的服务,老小区改造,我们大力支持。”秦阿姨很高兴。
倾听声音顺民意
“这是改造的具体内容,我和大家一一讲解一下。”在小区改造前,社区召集设计方、施工方、居民代表召开意见征询会,把居民诉求一一落实在设计方案上。
“我家屋顶刚花了2万元翻修,我要求不列入屋顶改造。”改造中,有居民向施工方提出诉求。为了尊重居民意见,又达到改造效果,工程负责人联系设计部门修改出屋顶改造的最优方案。
“这个颜色真难看,说好的高级灰怎么整成了黑色,看了闹心。”改造后,居民对老小区外墙面的呈现效果不满意,社区第一时间召集民主征询会,求得大家对外立面颜色的最大公约数。
文峰社区党委书记吉莉表示,老小区改造应以小区居民为主,尊重居民个体诉求,求得民主意见最大公约数,才能让老小区的改造工程成为居民的满意工程。
(陈怡)